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5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杭州市西湖景区春季空气细菌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了杭州市西湖景区4个典型样点,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其空气细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细菌门水平上,各样点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总相对含量在断桥残雪(MSBB)、柳浪闻莺(OSW)、宝石流霞(PSHFRC)和三潭印月(TPMM)分别为88.31%、86.03%、85.06%和89.28%,且不同样点优势菌群存在一定的差异,OSW和TPMM厚壁菌门分别占9.65%和11.6%,拟杆菌门分别占6.86%和5.55%,MSBB和PSHFRC拟杆菌门分别占7.31%和7.86%,厚壁菌门分别占7.09%和5.32%。在细菌属水平上,各样点优势菌属及含量差异显著,MSBB、TPMM、OSW和PSHFRC相对含量最高的菌属分别为马赛菌属(Massilia)、两面神菌属(Jani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分别占6.22%、6.45%、6.05%和11.5%,各样点相对含量高于2%的细菌属有鞘氨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薄层菌属(Hymenobacter)和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这些菌属是西湖景区各样点共有的优势菌群;通过空气细菌OTU及多样性分析可知,MSBB空气细菌丰富度较高,均匀度较低,而PSHFRC丰富度较低,均匀度较高。杭州西湖景区不同样点空气细菌群落特征差异显著,且其丰富度和均匀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2.
贾小乐  周源  延建林  魏亿钢 《生态学报》2019,39(17):6487-6499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2015年环太湖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并构建多维度的生态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环太湖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可更新资源利用不足,在能值利用总量中占比最大值仅为7.95%;(2)不可更新资源消耗过度,在能值利用总量中占比最小值达到56.95%;(3)(除苏州市外)可更新资源产品中肉类与水产品占比最小值已达63.08%,急需对传统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4)不可更新资源产品均以水泥和钢铁为主,占比最小值已达88.02%,应该加快传统的工业转型升级;(5)输入能值占比最大值仅为36.27%,商品进出口呈现贸易顺差,对外经济开放仍有发展空间;(6)废弃物与可更新能值比率最大值仅为12.8%,废弃物能值比最小值仅为0.19%,废弃物排放和利用水平有待提高;(7)湖州市可持续指标ESI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ISD为1.59和2.99,在环太湖城市群中更具可持续发展潜力;(8)苏州市健康能值指数EUEHI和改进的健康能值指数EUEHI''为8.22和1.65,在环太湖城市群中健康水平较低。据此结果提出了有助于环太湖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3.
鄱阳湖流域长期施肥下双季稻田的土壤基础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鄱阳湖流域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基础地力变化规律,基于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采集定位30年时的不施肥(CK)、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土壤,于2012—2014年进行连续3年的施肥和不施肥试验,分析水稻产量和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3年的水稻产量均表现出NPKM处理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尤其是在不施肥条件下,NPKM处理的年产量分别比CK和NPK处理增加37.7%~143.9%和20.8%~66.7%.3年间,CK、NPK和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1.8%~53.1%、45.2%~62.6%和59.1%~88.1%,且NPKM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均显著高于NPK和CK处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量与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在鄱阳湖流域的双季稻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该地区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且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平衡是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4.
景观自然性体现了各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对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通过解译2003年、2009年和2015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甘肃金川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自然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景观结构中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斑块丰富度呈增加趋势,景观优势度、景观分离度呈减小趋势;提供栖息地、植物群落维持功能、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功能指标呈增大趋势;人工干扰指数、人工景观平均面积等生态学干扰指标呈减小趋势,湿地公园的景观自然性指数由2003年的0.4761增加至2015年的0.7485.湿地公园保育和恢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土地覆被结构,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弹性和服务价值,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自然性.  相似文献   
25.
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划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孔坚  王春连  李迪华  袁弘  李文豪  洪敏 《生态学报》2019,39(16):5911-5921
我国面临着多方面、复杂的水生态问题:洪涝、干旱、水质污染、水生生境丧失以及人水关系日益疏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目标的灰色工程方法,而必须从维护和保育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来系统地解决问题。为此,如何定义一个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系统的边界、划定维护其安全和健康的底线,即水生态空间红线,是用生态方法综合解决水问题的基础性的工作。研究提出了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为核心的水生态空间红线概念;提出了以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基础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划定方法和"水生态问题分析-水生态过程模拟和评价-水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水生态安全格局判定-水生态空间红线的划定"技术流程,分别划定水资源供给保护、水文调节保护、水生命支持和水文化保护四种类型的水生态保护空间红线,在此基础上,整合为综合的水生态空间红线,它呈现为对水生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点、线、面和空间联系所构成的空间格局,并以雁栖湖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盐沼湿地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淹水的响应分析, 有助于探究植物叶片可塑性机制与光合生理特征间的内在关联性, 对深入理解盐沼湿地植物的生境抗逆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小苏干湖湖水泛滥区静水持留时间长短分别设置: 轻度淹水区(静水持留30-90天)、中度淹水区(静水持留90-150天)、重度淹水区(静水持留150-210天) 3个试验样地, 以盐地风毛菊(Saussurea salsa)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小苏干湖盐沼湿地盐地风毛菊叶片功能性状对淹水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着静水持留时间的增加, 轻度淹水区盐地风毛菊形态上采用小比叶面积(SLA)的肉质化小叶模式, 光合生理上具有高实际光合效率(Y(II))和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的协同变异; 重度淹水区盐地风毛菊形态和光合生理上则采用与轻度淹水区完全相反的协同变异策略; 在3个样地中, SLAY(II)、光化学淬灭(QP)和Y(NPQ)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小苏干湖湖水泛滥区静水时空演变格局影响下, 盐地风毛菊种群通过改变叶面积、叶厚度和SLA等叶片形态特征, 适时调整叶片Y(II)和Y(NPQ)等光合生理特征, 实现植物叶片光合碳同化产物的收支平衡, 表现出对水盐异质性环境较强的耐受性, 反映了盐沼湿地植物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的叶片可塑性和抗逆性机制。  相似文献   
27.
3种入侵和本地沉水植物形态和生理性状对螺类牧食的响应 沉水植物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已成为中国太湖流域的优势入侵水生植物。与外来物种的原产地环境相比,引入地新环境中存在的专食性天敌较少。外来物种可能会逃避其原产地环境中的天敌牧食,又因为它们的适口性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在引入地外来物种通常比本地物种遭受的牧食者影响更低(天敌逃逸假说)。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水盾草与共生的本地沉水植物对本地牧食者的响应。我们进行了一个中宇宙尺度实验,研究了水盾草和两种共生的本地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对两种本地广食性腹足纲螺类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环棱螺(Sinotaia quadrata)的牧食响应。记录了它们的形态性状指标(总生物量、冠根比和相对生长率)和生理性状指标(叶片总非结构性碳、木质素和纤维素)。研究结果表明,环棱螺对3种沉水植物性状指标的影响较少。随着本地广食性螺类萝卜螺数量的增加,黑藻和穗花狐尾藻大部分植物性状发生了改变,而水盾草的植物性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水盾草对萝卜螺的牧食更具抵抗力,这与天敌逃逸假说的假设一致。这一发现说明牧食性螺类促进了水盾草的入侵,这可能会改变沉水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  相似文献   
28.
艾比湖湿地芦苇根际土壤氨氧化古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揭示耐盐植物芦苇根际与非根际土壤AOA群落结构间的差异,为深入研究盐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与耐盐性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为分子标记,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不同季节(春、夏、秋)芦苇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氨氧化古菌(AOA)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芦苇根际土壤AOA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相比非根际土壤,夏季和秋季芦苇根际土壤AOA多样性较低丰富度较高,春季多样性较高丰富度较低。芦苇根际土壤中AOA的多样性为春季夏季秋季。AOA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土壤样品中AOA群落主要集中在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其中泉古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RDA分析表明,含水量(SM)、有机质(SOM)、总氮(TN)和pH是影响芦苇根际土壤AOA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不同季节芦苇根际土壤AOA多样性及丰富度存在差异,相比非根际土壤,芦苇根际土壤AOA更丰富。  相似文献   
29.
30.
The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um Planktothrix rubescens produces secondary metabolites called microcystins (MC) that are potent toxins for most eukaryotes, including zooplankton grazers, cattle and humans. P. rubescens occurs in many deep and thermally stratified lakes throughout Europe. In Lake Zurich (Switzerland), it re-appeared in the 1970s concomitant with decreasing eutrophication. Since then, P. rubescens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is major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 where it forms massive metalimnetic blooms during late summer. These cyanobacteria harbor subpopulations of non-MC producer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ccess of such genotypes. The non-MC-producing subpopulation of P. rubescens was studied using a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 assay on the MC synthetase (mcy) gene cluster that targets a deletion on the mcyH and mcyA genes, which inactivates MC biosynthesis. Two complementary qPCR assay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total population abundance (based on the 16S rDNA gene) and the mcy gene copy number (based on a conserved region in the adenylation domain of the mcyB gene).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seasonal patterns of the share of non-MC-producing filaments in the total P. rubescens population. The mcyHA mutants were present in low proportions (up to 14%) throughout the year. Their highest relative abundances occurred during the winter mixis, when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P. rubescens were minimal. The MC deficient mutants seemed to better survive in sparse populations, possibly because of lower grazing pressure and a consequently reduced need for MC-mediated protection. Alternatively, the mutants might cope better with the sub-optimal, stressful pressure and light conditions during the winter mixis. Al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tle trade-offs might seasonally determine the proportions of non-MC producers within P. rubescens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